感恩,应以物质为重?还是以精神为重?”
――学院第二届辩论大奖赛决赛成功举行
2012年10月31日晚,由学生处和基础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生辩论大奖赛决赛在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辩论的题目是“感恩,应以物质为重?还是以精神为重?”。应邀参加此次辩论赛的领导和嘉宾有:学生处处长王绍福老师、数字艺术系主任李杰教授、院团委书记邹艳星老师、国际商务系党总支副书记胡启坤老师、软件工程系团总支书记张红老师、数字艺术系魏举国老师等,担任此次辩论赛评委的是:基础部副主任陶德胜老师、学生处副处长吴歧范老师、网络工程系直属党支部副书记丁荣晖老师、网络工程系团总支书记张纵林老师、国际商务系团总支书记王晓沪老师。
冲进此届辩论大奖赛决赛的两支代表队分别是软件工程系代表队(反方)与数字艺术系代表队(正方)。另外,在今天下午的半决赛中,网络工程系与国际商务系代表队已就“传统孝道值不值得发扬?”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网络工程系以微弱的优势获得了季军名次。
18:30分,辩论赛正式开始。首先由正方数字艺术系阐明观点,他们认为,感恩,首要的是一种情感,一种精神,父母之恩、师长之恩是报也报不完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感父母之恩却报在子女,感师长之恩却报与社会,并不局限于单线式回报。并演唱《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打动了现场人心。反方一辩开题却另辟蹊径,指出:没有物质回报,老人何来幸福可言?他运用唯物论原理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指出对方是“阿q精神胜利法”,是“画饼充饥”,这样有力的论辩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在接下来的攻辩环节,双方紧紧围绕辩题展开激烈论辩,正方道:“感恩二字,哪个不是由‘心’组成的?对方真是无心无情啊?”反方接着反驳道:“我们是在‘感恩’这个大前提下探讨物质与精神哪个更重要,而不是讲不要感恩,我们一再强调,感恩之心,人皆有之!” 一时观众听得鸦雀无声,不知所从。然后,反方又质问:“假设父母生病,是精神上的关怀更重要还是物质上的救治更重要?请正面回答!”正方却避实就虚,答道:“请问老人健康的秘诀何在?不正是精神愉快才健康长寿吗?所以我们才提倡对老人多关心,多理解,精神上赡养他们为重,他们才少生病不生病啊!” 在比赛的自由辩论环节,双方的每位选手都得以尽展辩才,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精彩表现将比赛推向了高潮,赢得了在场评委和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双方激烈的辩论也激发了观众同学积极参与的热情,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是尖锐,比如“国家为什么把赡养老人写入法律,光强调精神感恩,行吗?”虽然让选手有点“措手不及”,但他们冷静应对,迅速拿出化解策略,都一一化险为夷。比赛计分过程中,陶德胜老师和吴岐范老师分别对辩论赛做出了精彩的点评,他们对辩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双方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努力和成绩,期待大家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经过评委们的评定与合议,数字艺术系代表队最终战胜软件工程系代表队夺得冠军。至此,学院第二届“感恩”主题辩论大赛圆满落幕。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学生工作部 基础部
2012年11月1日

